
- 学校地址:仲恺高新区陈江镇甲子路172号
- 学校特色:语文类外语类体育类科技类专业学科类
- 学校电话:0752-3225532
- 招生简章
- 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即2010年9月1日前出生)。
二、招生原则
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依据适龄儿童户口(非仲恺户籍的按居住证)所属地,免试就近入读学区内的小学和初中。
三、报名时间和地点
1、本区户籍:本区户籍学生须在6月13-14日两天报各完毕,报名地点:各学校。
2、积分入学:4月1日-5月31日,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网络进行申请(若不方便网上申请的家长,可在5月30日-5月31日到所申请的学校进行现场申请,5月31日后不再受理申请);6月6日-6月 7日,申请人向居住地所属学区的学校递交纸质材料;6月20日各学校公示积分结果 及排名顺序;6月28日-6月29日,由学校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申请人办理入学手续。报名地 点:各学校。
四、学区划定
公办学校的学区以镇(街道)为单位划定,具体学区在各幼儿园、各中小学、村委会公告;民办学校学区范围不予划定,按就近入学的原则,家长和学生可自主选择。
五、报名手续和规定
(一)属仲恺各镇(街道)户籍的适龄儿童凭户口本、出生证、儿童免疫证等相关证件到学区内学校报名就读。
(二)公办学校在满足仲恺户籍适龄儿童就读,有学位的情况下,按《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未能安排入读公办 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家长自主选择入读民办学校。凡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仲恺高新区电子教育券发放方案》发放电子教育券抵扣部分学杂费,发放标准为小学 生每生每学年1300元,初中生每生每学年2100元,电子券一律按照“先免后补”的原则发放。
(三)区外户籍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按《仲恺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起始年级积分办法》招生。
六、注意事项
(一)每生只可报读一所学校,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划定的学区学校登记、验证和报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相关报读手续的,一律不再受理。
(二)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家长须于指定日期到安排就读的学校报名,逾期不办理的,视为自动放弃,不再保留学位。一、招生对象
[显示全部]
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即2010年9月1日前出生)。
二、招生原则
按“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招生。依据适龄儿童户口(非仲恺户籍的按居住证)所属地,免试就近入读学区内的小学和初中。
三、报名时间和地点
1、本区户籍:本区户籍学生须在6月13-14日两天报各完毕,报名地点:各学校。
2、积分入学:4月1日-5月31日,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网络进行申请(若不方便网上申请的家长,可在5月30日-5月31日到所申请的学校进行现场申请,5月31日后不再受理申请);6月6日-6月 7日,申请人向居住地所属学区的学校递交纸质材料;6月20日各学校公示积分结果 及排名顺序;6月28日-6月29日,由学校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申请人办理入学手续。报名地 点:各学校。
四、学区划定
公办学校的学区以镇(街道)为单位划定,具体学区在各幼儿园、各中小学、村委会公告;民办学校学区范围不予划定,按就近入学的
- 学校介绍
陈江中心小学前身为惠阳县第一区白岗小学,开办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后更名为惠阳县第一小学、甲子中心小学、胜利小学,于一九八四年正式更名为陈江中心小学,该学校是惠州市一级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占地面积 15100平方米,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 1518人;教师73人,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46人。
- 招生范围
陈江镇甲子路附近街道。
- 入学条件
一年级招生对象为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即2010年9月1日前出生)。
- 学校特色描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打造“爱读书、爱科学、爱美德”的“三爱”教育办学特色。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塑造新一代陈江人的目标,开展鲜活的德育主题活动,有多名学生获得惠州市品德优秀“旭日奖”和“十佳少年”等光荣称号,学校多年来被评为区级以上 “安全文明校园”。为打造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与深圳名校联合实施“名师工程”,并借此促进学校科研兴教工作,学校立项研究的课题《创新教学与创造力》获国家二等奖,教师在省、国家级获奖共32多人次,学生共187人次,文艺队、田径队、鼓号队均在区级比赛中名列前茅,先后被惠州市评为“热爱儿童先进集体”、“花园式单位”、“绿色学校”、“市一级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书香校园”和“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日俱增。 近年来,学校在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和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备设施,现拥有37个功能室(场)和一个区级乒乓球训练基地,还拥有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和全面使用电教平台等现代设施,学校校园更加优美,环境更宜育人,文化氛围更为浓厚。 目前,学校正向“提高综合实力,创建高品位学校”的目标迈进。